基层治理是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共享和谐的根基所系。今年以来,桃溪镇将“无事”找书记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依托“一站三中心”成立“桃花源”调解室,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成立“桃花源”评理说事点,将基层治理中“化干戈为玉帛”的理想,转化为可操作、可持续的治理实践。
以“讨”为先,在“小圆桌”上搭建协商“大平台”。讨到意见建议。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一处唠嗑、拉家常,在畅所欲言中既可以收集到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让群众的小“心结”可以“现解”,又可以汇聚起群众对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的“金点子”,真正将“公家事”变群众牵挂的“自家事”。讨出公平公道。对涉及土地承包、宅基地等法律权责的纠纷,邀请“法律明白人”现场释法,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确保调解结果合法合情合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以“化”为要,在“小矛盾”中展现调处“大担当”。分级研判,“化”出效率。制定矛盾纠纷“三色”(红、黄、蓝)分级动态管理工作机制,明确矛盾纠纷情形,动态调整,镇村两级分级响应。多元调解,“化”出满意。建立调解“专家库”和人才库,对分级响应矛盾纠纷抽调响应人才队伍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坚持“一案一策”原则,及时协调公安、司法力量等联合参与。抽丝剥茧,“化”出专业。坚持源头治理,找到矛盾纠纷引发点。兼顾“情”“理”“法”引导群众做得下来、听得进去、解得心结,真正实现“事心”双解。
以“圆”为终,在“小走访”中守护邻里“大和谐”。实行“调解回访制”,对已化解矛盾(尤其红色风险矛盾)进行跟踪回访,引导当事人消除心理隔阂,重建邻里信任,培育文明乡风。镇司法所联合平安法治办公室开展“走访+梳理”,运用“案例复盘+专业指导”模式,精选5个涉及婚姻、土地等典型调解案例编撰形成《桃溪镇矛盾纠纷调处指南》。镇纪委跟踪走访督办矛盾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和延期率,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依托“桃花源”调解室及评理说事点,桃溪镇今年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7起,调处成功率99%,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下一步,桃溪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以“桃花源”调解室及评理说事点为坚实支点,继续谱写基层善治、人民幸福的桃溪新篇章。(翟超豪 朱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