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城县张母桥镇长堰村的田埂间,一场由乡贤发起、干群共赴的 “清淤行动”,不仅让淤塞的水塘重焕生机,更如一股清泉,滋养出乡村振兴中 “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的动人景象。
乡贤反哺显担当,凡人善举暖桑梓
长堰村卜庄组的童和安,是当地群众口中 “把根扎在故土” 的企业家。当看到村里的水塘被厚厚的淤泥侵占,雨季积水威胁农田村庄安全,水体恶化影响生活环境时,他没有袖手旁观。“咱能把企业做起来,全靠乡亲们当年帮衬,现在家乡有需要,我必须站出来。” 朴实的话语里,是对故土的深情。
童和安主动牵头清淤造田,从想法落地到机械进场,他全程跟进。村“两委”依托“无事”找书记机制,迅速协调施工用地、组织村民义务投工,两台大型挖掘机在水塘中忙碌作业,淤泥与杂物被一一清理,原本沉寂的水塘逐渐恢复流通的活力。这场由乡贤带头、群众参与的行动,不仅解了村庄的“环境难题”,更让“致富不忘本、富了帮乡邻”的美德在邻里间口口相传。
干群同心聚合力,文明乡风促振兴
在张母桥镇,童和安的善举并非个例。近年来,该镇始终以“好人好事”为抓手培育文明乡风,通过挖掘乡贤资源、搭建群众参与平台,让“奉献家乡、互助友爱” 成为乡村最鲜明的底色。
此次清淤行动中,村民们自带工具义务投工,老党员主动现场调度,村“两委”干部全程服务协调,生动诠释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作精神。清理后的水塘不仅恢复了防洪排涝功能,更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现在的水塘,水体清澈、岸坡整洁,与周边农田相映成趣,勾勒出“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村新貌。
如今的张母桥镇,好人好事如春雨般滋养大地:乡贤返乡投资兴业带动就业、村民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关爱留守老人、邻里互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这些点滴善举汇聚成文明乡风的暖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这片土地在崇德向善的氛围中,向着更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刘正根 朱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