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近日,山东济宁多地市民观察到天空中出现大片色彩斑斓、形态似羽毛或波浪的云层,许多人称之为“祥云”,有部分网民将它与“地震预测”的民间说法相关联,称是“地震云”“不是祥瑞之兆,是要地震”。针对这些网络传言,济宁市防震减灾中心表示,所谓的“地震云”只是通常所说的高积云、层积云或是卷积云,科学研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其与地震存在关联,将所谓“地震云”作为地震前兆毫无科学依据。气象专家则表示,近日济宁出现的“祥云”在气象学上通常被称为“虹彩云”,是一种正常的大气光学现象,公众无需恐慌。地震是地壳应力释放的物理过程,其预测需通过地震波监测、断层活动分析等科学手段实现,目前全球尚无任何机构证实云层形态与地震存在因果关联。地震部门也曾多次公开辟谣,云形成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大气圈当中完成,而地震是发生在岩石圈里面,因此没有科学依据证明云可以预示地震的发生。(来源: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济宁市全媒体辟谣平台)
误 区 有人因食用泡发木耳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说明木耳本身有毒?
真相: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木耳本身无毒无害,其本质是真菌集合体,人工栽培的干木耳,经正常加工后是安全可食用的优质食用菌。
导致人中毒的元凶,是木耳上的细菌因不当泡发所产生的米酵菌酸。这种毒素对肝、脑、肾等脏器有极强毒性,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即使经过高温煮沸、高压蒸煮也难以破坏其毒性。中毒潜伏期通常为1~10小时,毒性发作后会出现腹泻、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需立即就医进行洗胃、血液透析等急救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米酵菌酸不仅来自木耳,还可能来自谷物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米制品)、薯类制品(如土豆粉条)等三类高风险食物。预防此类中毒的关键在于:控制泡发时间(建议冷水泡发不超过2小时,中途换水),避免潮湿储存干木耳,不食用有异味、发黏的变质食材,尽量少吃酵米面、吊浆子等传统发酵食品。(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通 报 “清朗·成都世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