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城文明网欢迎您!
  • 中国文明网 | 安徽省文明网 | 六安文明网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文明播报
  • 网站公告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道德建设
  • 我们的节日
  • 爱国主义
  • 网络辟谣栏目
  • 专题活动
  • 扫黄打非
  • 舒城县五显镇:为甜蜜“减负” 让幸福“加倍”

    来源:未知    作者:舒城文明办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19    

    “零彩礼”“低彩礼”取代高额彩礼,盲目攀比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舒城县五显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以“软引导”浸润人心,用“硬约束”规范行为,大力倡导喜事新办、婚事简办,在红绸喜字间绘就文明新画卷。

    推进婚俗改革,摒弃旧观念、打破“心墙”是关键。该镇在17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充分动员党员干部、乡贤等力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采取案例讲解、艺术化宣讲、表率现身说法等方式宣传移风易俗新理念。同时,在走街串户中以拉家常的方式讲清道理、算明经济账,妥善化解纠纷争议,引导村民从“抹不开面子”转向“主动守规矩”。“今年我儿子简办婚礼,省下的钱正好用来添置家具,这可比排场实在多啦!” 刚为儿子办完婚宴的上河村村民吴秀财算起明白账,质朴的话语间,折射出从“要面子”到“重里子”的观念革新。

    柔性引导之外,刚性约束同样不可或缺。该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实行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明确纪律“红线”。以推进“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为契机,将“红白喜事喜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写入村规民约,建立文明积分制,提出“迎亲车辆不超过6辆,单请不超过10桌,礼金不超过200元”的“硬指标”,激励村民以“德”换“得”,并将大操大办者列入积分“黑名单”,引导村民自觉践行文明婚俗新风尚,让婚礼归于“礼”。

    “面子枷锁”到“轻装上阵”,从人情负担做“减法”到治理效能、幸福指数做“加法”,五显镇正以移风易俗“小切口”重塑着乡村治理基因,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绵绵不绝的文明力量。(许春蕾)

    责任编辑:舒城文明办
    主办单位: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 舒城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运行管理:舒城文明网©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梅河西路
    技术支持:舒城文明网
    快捷评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