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高峰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学习借鉴“八村治理”经验,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建强基层组织,完善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主心骨,是新时代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高峰乡经过多番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村党支部书记“头雁”行动,建强基层组织,筑牢基层堡垒。同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3会、1社、1站、1中心”组织体系,即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股份经济合作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民服务中心。同时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充分利用党小组活动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乡村大舞台等载体,拓宽党员作用发挥平台,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振兴提速。高峰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切实保障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村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乡村治理为了人民幸福,乡村治理依靠人民共建,乡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治理的基础,高峰乡积极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等“五老人员”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村组,与村民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的交流、互动,了解基层需求,把各类暖心的服务及时送到“寻常百姓家”,把理论宣传宣讲和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家家户户。及时建立更新乡村人才库,把乡村人才备好用好,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文化文艺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开展“能人返乡”行动,支持致富带头人、优秀创业人士返乡领办实体经济企业。
培养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高峰乡注重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促文明乡风,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尊重、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着力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幸福的节日氛围。同时各村围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传统家庭美德,组织开展“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活动,深入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家训朗诵会等活动,增强爱国爱家情感。同时持续推动移风易俗,不断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理念日益入脑入心,成为村民们追逐的“新时尚”,文明乡风融入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乡村要全面振兴,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治理。下一步,高峰乡将继续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子,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提高全乡乡村治理能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肖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