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之一,文明也是一个地区的内在灵魂,是一个地方的金色名片,更是发展的力量与活力之源。庐镇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和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多措并举,挖掘乡村文明之源,为发展乡村经济、方便群众生活、创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在追求乡村文明、推进移风易俗、争创模范好人、弘扬优秀文化等方面作出显而易见的成绩。
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堡垒坚强的“文明乡村”队伍
庐镇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系统的观念推动各项创建工作彼此呼应、一体推进,为促进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相关站所办及乡直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文明创建的日常工作,村级也成立文明创建工作小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和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积极参与,使所有乡村干部在创建活动中得到了锻炼,素质得到了提升,组织堡垒作用得到明显增强;同时乡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要求全乡13个村结合村情民意,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拟定完整有序的计划、开展实实在在的活动。
重视人居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的“文明乡村”区域
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强力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实行乡村环卫一体化工程,向仁和环卫公司购买农村垃圾处理服务,实现乡村环卫同享同治;加强农村小微水体管理,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不仅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需要。通过这些努力,庐镇乡村处处山青水秀,生气盎然。
注重道德模范教育,建设积极向上的“文明乡村”氛围
为把群众自发的道德行为变成约束规范的规章,乡党委政府要求各村从本村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村村情民意的村规民约,条件成熟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并在村两委的指导下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这些组织由正直、有威望、有经验的老党员、离退休干部等人员组成,他们以身作则,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乡村公平正义,倡导乡村文明新风,移风易俗成为群众行动自觉,乡村处处呈现风景美、风尚美、风俗美、风气美的文明新气象。
树立模范榜样,建设人人效仿的“先进人物”典型形象
庐镇乡妇联、乡团委、中心学校等乡直单位,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创新评选活动,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共在全乡13个村评选出文明家庭11户,美丽庭院175家,好媳妇好婆婆3人,共有4个村获得市文明村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群众向文明前进的方向。
丰富文体活动,建设宜居宜乐的“文明乡村”文化
在庐镇乡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庐镇乡建立了文化志愿者辅导员队伍1支,还成立了一支地方黄梅戏剧团,每季度到村组进行传统戏曲演出,另有一支民间文化队伍正在筹建之中;结合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送体育器材下乡等活动,部分建有文化活动场所的村常态化开展广场舞、看电影、健身等群众文化活动;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了系列活动:乡村“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广场舞展演、“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文艺汇演、百年党史主题征文活动等,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健康成长, 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重阳节当天联合乡中心校及幼儿园举办“敬天下老人 扬中华美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古诗朗诵、主题演讲、孝道故事等内容,引导青少年尊老孝老;联合乡妇联、乡团委、乡卫生院和派出所,举办了多次健康讲座、技术培训和反诈宣传,参加人数达到1500多人次;倡导群众参与读书月、亲子阅读等读书学习活动,丰富乡村群众生活,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党委政府对群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活跃群众的业余生活,给群众创造了一个“宜居宜乐”的生活天地。
庐镇乡文明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紧跟上级步伐,紧扣乡情民意,全民积极参与,培养人人都是文明的光源,人人都是文明的光荣,人人都是文明的光彩意识,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有力推进了庐镇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发展。(汪令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