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山七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党员干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添彩乡村振兴。
志愿红打造美丽家园
走进山七镇大河沿村,群山环抱,晓天河穿流而过,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在院里晒着冬日暖阳、唠着家常。“我们村这么干净,真是‘红马甲’的功劳。”村民杨明治大爷说道。他说的“红马甲”,既是村里生态公益岗,也是就是村里自发组成的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今年43岁的童风云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由于家离村部不远,每天天蒙蒙亮,她都会穿上“红马甲”,准时到大河沿广场附近义务清扫。“把自己负责的片区打扫干净,抽空在村里转一圈,看到垃圾随时处理,环境美了,我们生活也舒心。”
大河沿村是山七镇最早的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两委积极发动全村党员群众定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党员和村民组成的2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不间断开展乡村卫生义务保洁、环境监督。“生态公益岗负责山林地区的环境卫生,志愿服务队员们不定期清理村主干道,我们还与每户家庭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确保了整个村落的整洁。”大河沿村支部书记储勇坤说道。
志愿红助力乡风文明
近日在山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镇小兰花艺术团的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的正在进行,人群中不时传出来叫好声,村民坐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
山七镇是舒城县孝文化的发源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将这一优势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推广传统文化,以组建艺术团、戏曲文化表演队、文联工作站,广场舞队,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认同感,浸润辖区群众的精神家园。
在现场表演的“三句半”演唱中,既有老年观众的不时互动,又有年轻人鼓掌叫好,“他们以诙谐幽默的三句半唱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也发扬了传统文化,我都忍不住想上去来两句!”台下一位观看许久的青年人笑道。
志愿红发出惠民好声音
“我岁数大了,不方便来回跑,你们直接把服务送到家里来了,非常感谢你们……”山七镇程河村70多岁的留守老人程登银在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员路风云的帮助下办理好医疗保险时,对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在山七镇山畈村,派出所长范世桃带领民警、“红马甲”们进村入组,宣传反诈知识,普及国家反诈app下载,背包收集群众们简易可行的“微心愿”,着力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下一步,山七镇将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有机结合,做好各项政策理论宣讲、法律法规宣传、惠民政策讲解,努力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山七镇党委副书记龚旭东说到。(胡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