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而讲好旅游故事,对于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舒城县山川秀丽,有“皖中花园”之美誉,尤其是极具乡村特色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酒好也怕巷子深,旅游品牌也需要传播推广。舒城县妇联紧紧抓住“乡村”这个文化要素,选取基础好、资源优的九个乡镇进行试点,以点连线带面,挖掘展示地方特色,串连“打卡点”,连接“精品线”。
“我镇正在打造研学旅游特色小镇,有文翁纪念馆、三冲文旅环线等诸多旅游要素,但景点缺乏最接当地地气的宣传员。”正如舒城县春秋乡妇联主席雷娟所说,乡村旅游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为凝聚乡村旅游发展软实力,县妇联通过层层选拔推荐,组建了一支由乡村两级妇联干部和执委组成的巾帼讲解员队伍。她们有热情、有干劲,既是乡村旅游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志愿服务者,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她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文翁纪念馆,我是今天的讲解员丹丹。”春秋乡文冲村妇联执委郭丹丹化身成为导游,面对由20余名学员组成的“观摩团”开始了第一次模拟讲解。由舒城县妇联牵头举办的乡村旅游发展培训班分为课堂教学、观摩学习和解说试讲三大版块,全方位打造乡村旅游专业人员。除普通话语音和导游语言表达技巧、旅游服务意识强化与乡村旅游品牌提升等理论授课外,组织学员外出“零距离”学习政务讲解的礼仪知识、专业技能和语言艺术。在现场试讲活动中,学员们身临其境、互学互鉴,接受专业人员点评,一边查找不足,一边总结提升。
95后的林梦雅是河棚镇泉石村的妇联执委,是全程参与此次乡村旅游培训的学员之一。“县妇联组织的培训为我们家乡的乡村旅游资源搭建了展示和沟通的平台,今后我要加强学习提升,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人感受茶乡河棚的风俗、风情和风貌。”
乡村振兴,巾帼助力。据了解,舒城县妇联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乡村振兴我助力”主题,推深做实乡村旅游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推出巾帼美丽乡村游系列活动,用巾帼声音传递乡村能量、助力乡村振兴。(周梦婕 龚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