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镇扶贫基地与养殖户往年早早销售一空的芦笋、土鸡、白鹅等农产品,2020年的销量有些不尽人意。了解相关情况后,万佛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驻村扶贫干部积极行动起来,与时间赛跑。在全面吹响脱贫攻坚进攻号角的这个春天,打响了一场关于农产品的销量“保卫战”。
主动上门的“统计员”
“种养业是农民的根本,今年因疫情影响,贫困户家中好多土鸡、鸡蛋、粉丝等产品都未及时销售出去,对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万佛湖镇汪湾村扶贫工作队长杨涛说。
连日来,汪湾村扶贫工作队连同村“两委”成员深入农户家中,挨户询问农产品待销的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张德根户待售土鸡60只、鸡蛋200个;王国稳待售粉丝500份;毕常文待售芦笋700斤……
走访途中摸清底数,对口帮扶才能心中有数。每天晚上回去后,杨涛与工作队员们将白天登记的产品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并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农产品,制定代销、代找渠道、代运等不同的帮销方式。
统计过后,杨涛带着两名工作队员,“带货”进城,深入合肥各大农产品销售市场,与市场负责人商谈定点销售相关事宜。此外,他还积极联系省直机关单位,利用省直机关系统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鼓励单位职工进行消费,进一步为农产品打开定点销售渠道。
“别看老杨从省城来,现在对这土鸡蛋的价格啊,比我老头子还要清楚哩。”看着每天运出的鸡蛋,张德根的脸上藏不住笑容。
四处奔波的“卖货郎”
“顾队长,你推荐的这批芦笋质量好,还新鲜。以后采摘了直接送过来就行了,你就不用跑了!”在舒城县星程赛福酒店,管理人员正笑着和万佛湖镇沃孜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顾明说。
“赛福宾馆的销路打通了,明天咱们再多跑几家酒店,把待销的芦笋全卖掉后,我们还得带着大家扩建芦笋基地呢!”回到村里,已经快60岁的顾明艰难地从堆满芦笋的运货车里钻出来,又和队员们商议着接下来的工作。
这阵子,顾明经常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做好村里的防疫、扶贫工作外,还兼职干起了义务宣传员、采购员。白天和队员、村民一起卖货,5点出发,10点收摊。随后,他又奔波在大街小巷,和各大超市和饭店联络,达成长期协议。看着一茬茬芦笋被收割、分装,最后运到县城售卖,芦笋基地的几十名贫困户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除了积极推销拓宽渠道,顾明还联系上了独山村扶贫工作队,他和独山村扶贫工作队长查贵永一起,结合独山村的土鸡等产品,谋划打造“芦笋礼包”,以芦笋营养价值丰富、口味鲜嫩香甜的优势,搭配精心养殖的土鸡和鸡蛋等农副产品,搭配售卖的形式迅速得到青睐,居民纷纷加入认购行列。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销售出去了,收入增加了,脱贫致富的干劲更足了。
拓宽销路的“新微商”
“农家优质土鸡25元每斤,新鲜鸡蛋80元每盒(60个)……欢迎订购!”每天早晨,梅岭村扶贫工作队长赵国平都会在朋友圈发布一次有关农产品销售的消息。
“我订购5斤!”“还有货吗?我转发了,我家亲朋好友都让我来买!”不到一个小时,赵国平的朋友圈立马热闹了起来,订购的消息接踵而至,转发的人也有不少。土鸡蛋在网络上畅销的局面也让农产品销售找到了好出路。
口感新鲜的芦笋、农家散养的土鸡、精心培育的蘑菇……这些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向来都受城里人青睐,但因信息、销路不畅通,平时很难买到。
摸清这条网络带货新路径后,来自六安市民政局选派的三名梅岭村扶贫工作队员大受启发,在赵国平一行的带领下,利用微信群、制作微信美篇等方式,宣传贫困户家中的农产品,搭建购销平台,利用遍布全县的电商物流极速打包,在互联网与精准扶贫之间画上“+”号,为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打开销路。
“农产品销量‘保卫战’打赢了,2020年的这场脱贫攻坚决胜之战就更有信心了!”刚帮助贫困户卖完货的白畈村扶贫工作队长陈勇说。(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