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对一处老旧村庄进行了改造,拆除了20多间砖瓦房,砍伐村民树苗300多株,这一过程,我们做到了拆旧平稳、补偿合理、进展迅速、效果明显。”舒城县张桥镇党委书记王波自豪地说。
此举影响很大,前来参观调研的人们来了一茬又一茬,他们感慨,“党小组+村民理事会”起大作用了,如果全靠干部去做,难度较大,进度和效果还得不到保证,说不定,问题至今也得不到解决。
这是一场农村治理的探索
近年来,舒城县张母桥镇创新农村治理方式,树立“党建+”的理念,推出“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工作模式,延伸党建触角,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乡村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打造美丽家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搭建平台。
据了解,张母桥镇有13个村、1个街道,共有党员1285名,其中农村党员1004名。每个村和街道设立3-5个党小组,一个党小组设立组长1名。同时,每个村街设立一个村民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理事会成员若干名。党小组长和理事长分别由所在党小组的党员和所在村的村民民主选举产生。
据了解,凡村中公共事务,先由村党小组提出,然后交村民理事会讨论,再召开村民大会表决,村委会负责实施、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的完善流程。
党小组和理事会讨论哪些事呢?据该镇党委副书记朱冠仓介绍,小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大至集体维权、发展方向、集体经济,都是他们讨论的范畴。他说,有了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填补了村民自治的空白。
党的政策宣传员
“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发挥出来。”当“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工作模式一经推出,张母桥党委书记王波就明确要求。
高先明是白果村的党小组长,他订阅了《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江淮》等党报党刊,在家中的一间客厅改造为阅览室,动员群众前来学习。同时制作书签,把一些政策编为顺口溜,以种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
“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仅仅宣传政策、宣讲法律,我们更重要的是坚定农民的信仰,坚定他们的‘四个自信’,同时,发挥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朱冠仓说。
农村矛盾调解员
农村经常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古有“村官难断家务事”之说,朱冠仓说,有些事要干部出面,确实很难解决,我们充分发挥村党小组和理事会的作用,果然,效果非常明显。
在道路建设、占地和青苗补偿、废弃物拆除、房屋改造等施工过程中和村民发生“小摩擦”时,党小组成员和村民理事会成员都会积极主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过去不少“政府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如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理事会的协调下都会迎刃而解。
村级事业发展的组织员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一系列新名词,让张母桥的老百姓也备感鼓舞。村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早就坐不住了,他们调研农民的需求,调研当前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提出了乡村发展新路径。
张母桥镇高贤安发今年脱贫了,因为他今年得到了安徽金龙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带来的“领头羊”,通过半年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他主动要求脱贫,并表示要利用自己的技术,帮助更多的走向脱贫。
安徽金龙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是村里的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公司领导大多是党小组成员。为此,他们以现有的张母桥镇内苗木基地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实行五个统一工程模式:统一发放种苗,统一供应材料,统一检疫防治,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产品。为了保证种养业的产量效益,公司会经常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一切困难问题,给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更多更大空间。
在村党小组和村理事会的共同帮助下,张母桥镇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他们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信心更大了。贫困户表示,我们一定要早日脱贫,尽快走上致富路。
“党的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村级事业的‘组织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工程质量的‘监督员’。” “党小组+村民理事会”的工作模式,正引领着张母桥镇美丽乡村建设迈向新的征程。(陈胜 汪安静)